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其他> 北美雲來集講壇 檀教師張迺彬談「從親情、友情、愛情談人生的超越」

其他

字級

北美雲來集講壇 檀教師張迺彬談「從親情、友情、愛情談人生的超越」

【人間社 房明 美國聖路易報導】 2022-12-23
北美雲來集講壇2022年年終,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教師張迺彬主講,與主持人美東副秘書長永固法師,針對「從親情、友情、愛情談人生的超越」主題,在12月18日做精彩的對談。有將近400人在線上聆聽。

張廼彬從親情、友情、愛情講述了如何在人生中超越,如何入世才能出世,如何做好自己才能改變國家及世界,從個體到社會怎樣做才能歡喜。怎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各種親情關係在人生中的影響。

張老師指出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較低微,只能等到孩子飛黃騰達才能有權利,現代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係會有觀念性的代溝,建議家長盡可能的拋棄一些老舊的觀念與兒女相處。同時張老師也講到了夫妻關係對兒女的影響也很大,不但是父母,而且還牽扯到婆婆和媽媽之間的關係,也會影響到兒女的教養。

隨著時代的變化,友情的處理也要有所變化。從古代的桃園三結義,到現在的萬事多變;從以前的出門靠朋友,到現在的官場生意場,為利為益可能出現的爭端,友情也有微妙的變化。從以前的朋友遍天下,到現在只有幾位推心置腹的摯友。

愛情從古至今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,而且在愛情不同階段對其了解也有所不同。古代女人沒有地位,現在社會男女平等,就應該放棄大男子主義。同時男人在社會中打拼也可能成為兩性間的弱者。張老師還講了兩性看事物的不同,女性注重於過程而男性注重於結果。在夫妻間的溝通也要講求微妙智慧。東方人的婚姻講求家庭間的關係,而西方的婚姻講求是兩個人的關係。所以對結婚和離婚的婚姻觀也不同。

張老師講到了人生八苦,生理上的生老病死和心理上的所求不得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。提及星雲大師所講的「說好話」,同時也要聽好話。風趣的談到了「你儂我儂」變成了「你聾我聾」,生動的表達了要聽好話的內涵,在生活中也可以靈活運用。你大我小尊重對方,以及老二哲學。永固法師則用「巧智慧心」來表達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奧妙。

「如何在人生中超越」張廼彬老師提到首先要接受生命中與生俱來的事實,例如長相、親人。要去努力的接受和改善關係,人生各有各的不同,各有各的精彩,無需效仿他人,化煩惱為菩提。以付出的精神來面對,並無所求。

其次就是需要用智慧來改變,在每次失敗後有收穫,才能做到失敗是成功之母。張老師還用自己與丈夫的親身經歷來表達改變自己來做到家庭和睦。在丈夫無數次忘記結婚週年之後張老師選擇改變自己,提示丈夫結婚週年,丈夫便去商場買一件他最喜歡的衣服當禮物。「如果你哪天看到我穿的很難看的一件衣服,那就是我的結婚週年。因為那件衣服是丈夫用男人的眼光買給我的。」張老師用這些詼諧的例子來闡述用智慧的改變來調節夫妻間的關係,從而達到超越。

最後就是盡最大努力而盡最小所求,有些事情是無法掌控的,所以要盡力而為。同時也要學會欣賞別人的成功,學會讚美別人,達到超越。如果能看到每個人的優點,那生活會非常快樂。鼓勵別人也要及時表達,給與對方動力從而達到自己的快樂。

張老師表示在享用福田的同時,幫助別人來增持福報;而在逆境中歡喜承受因果以結束債累,在考驗中達到修行。張老師又說道在西來寺心定和尚的開示提供很大的鼓勵,能夠重新振作繼續奉獻。

講座十分精彩,讓大眾感到意猶未盡,感到收穫甚多。聖路易協會中區分會督導孫正香表示,從生動的生活例子中學到佛法,體會了佛光四句偈的真諦,也能從中學習到如何用智慧靈活的運用佛法,這次講壇受益匪淺。





12345678910第1 / 11頁
追蹤我們